新竹縣政府文化局
家族文書
電子材料
年代不明
電子材料
登錄號:2008.004.0187
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縣史館籌備處於2000年至今(2019年)計有七大類重要館藏列入「新竹縣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」,其相關徵集過程及數位化處理團隊說明如下:
在徵集過程方面,文化局縣史館籌備時期,推動文獻史料之徵集、保存、研究、出版等工作。於2009-2010年間受贈吳濁流、龍瑛宗、周伯陽先生之著作手稿、已絕版之出版著作、老照片、作家私人藏書等,籌備處設置的史料徵集專櫃,涵蓋吳濁流、龍瑛宗、新竹縣政、淡新檔案、原住民文化、新竹縣志等六項專櫃,亦奠定了縣史館的典藏基礎。2013-2019年,新竹縣史館文獻徵集委員會(2016年更名「新竹縣文獻委員會」)依據「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藏品徵集要點」,陸續購藏王廷昌家族古文書、陳資雲(含陳榮勝)古文書、九芎林賴家古文書、邱玉坡作品、黃榮洛收藏〈渡臺悲歌〉、〈溫苟歌〉等手抄本及各式文獻文物。
關於數位化整理團隊方面,本館執行文物普查計畫之團隊(宜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),自七大類典藏中挑選九類文物作為計畫建檔及研究對象,並依照「文物普查與暫行分級」相關規定挑選:1.製成年代逾五十年或具文化意義之文物;2.製成年代未達50年但具文化意義之文物;3.已故名家(人)之作品或手稿;4.重要事件相關文物;5.出土(水)遺物為篩選標準,以凸顯新竹縣發展以及新竹縣史館珍貴典藏。
2018年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與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合作「新竹縣文化記憶庫」計畫,以縣史館文物普查計畫整理之館藏古文書建檔資料為基礎,特別招募具備古文書解讀能力的大學生、研究生、博士生及地方文史工作者,參與整理、編輯、改寫及演繹的工作,在參與過程中,對清代、日治至民國初年的新竹縣家族歷史故事,引發地方家族、社會組織、客家傳統社會與文化、常民生活等諸多議題,值得持續探索。